传真:
电话:
邮箱:
邮编:
地址:
佟彤/著
湖南科技出版社
博集天卷出品
明日看点:脾虚与糖尿病
很多人一旦感觉不舒服,第一反应就是去找药吃,甚至找偏方,这是绝对错误的!
不管是哪种医学,都要先诊断,后治疗。如果诊断不明确,用再好的药物也可能是南辕北辙、缘木求鱼,甚至药物越好,效果越差,因为错误的诊断在前面误导。
而诊断,其实就是要“听懂身体的话”。
身体想说的话一般有三种:第一种是感受类,比如吃完饭后特别困的感觉;第二种是病状类,比如咳嗽、高血压,已经成为单一的疾病病状了;第三种是身体形态类,比如习惯含胸驼背,只要抬头挺胸就觉得累……身体说话是有其内在原因的,想“听懂身体的话”,了解内在原因,先要了解身体的各项机能,这样才能准确判断身体发出的“逆耳忠言”,而不是只要身体哪个部位有了“谏议”,马上就通过止痛、止咳、止泻的办法“禁言”。
不加辨别地“禁言”,往小了说,是治标不治本;往大了说,就是违逆生理机能。现在有些疾病是“医源性疾病”,也就是医学治出来的病,其中就包括这种屏蔽“忠言”的错误治疗方式导致的疾病。
但也并不是只要身体说话就一律顺从甚至纵容,因为有时候,身体可能是在说“谎话”,在“谎报军情”。比如心慌、心率过快,并非都是因为心肌力量不足,而可能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,心脏被兴奋性激素刺激得不得不加快跳动,这就更需要在诊断时有一双慧眼。所谓慧眼,就是要熟知身体的规律,一定程度上了解中、西医。
吃饱了就困——身体说:脾气虚了
●饭后的困,不只是因为大脑缺氧,还和“食欲素”有关。
吃饱饭了就犯困,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,一般稍微运动下,随着精神被振奋,也就不用睡觉了。但有的人这种状况特别严重,放下饭碗就能睡着,而且根本没精神运动。我见过最严重的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,他每次吃饭吃到一半就会睡过去,而且睡得很沉,几乎是昏睡的状态,家人必须用手掐他的人中,他才能醒过来,继续把下半顿饭吃完,几乎天天如此。
吃饱了就困,甚至还没吃饱就困得要睡觉,这种情况在医学上有个名字,叫“醉饭”,形容的是吃饭像喝酒喝醉了一样的状态,这其实是大脑在说:“缺氧了。”
很多人觉得吃了东西之后,血液从大脑跑到胃里去消化食物了,大脑因为缺血、缺氧而犯困。事实上,这只是一部分原因。现在有人认为,饭后的困和下丘脑分泌的“食欲素”有关。
“食欲素”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,“食欲素”水平的高低,与人的饥饿感及睡眠有着直接的关系。“食欲素”水平低时,人就会昏昏欲睡,不想运动;“食欲素”水平高时,人就会变得清醒且活跃。